曲靖富源:产业串起“幸福链” 民族团结开新花
夏日的富源,山风里飘着西瓜的甜、蓝莓的香、金银花的清,连枝头的蜂糖李都透着沁人的甜蜜——这是丰收的味道,更是民族团结的味道。近年来,富源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引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“种产业”,让各族群众在“家门口”共享发展成果,用产业纽带把心贴得更紧,把日子过得更红火。
移民新区的“甜蜜共鸣”:
西瓜与蓝莓的“双向奔赴”
寨子口社区石坝水库边的瓜棚里,瓜农的西瓜正“攒着劲”长大。“今年6月15号大量上市,每天要雇40个工人,大家一起搬瓜、过秤,比单独干快多了!”瓜农擦着汗笑着说道,“西瓜能装900多箱运到广州,价格比5月刚卖时贵了400块一吨,卖完这批我再增种60亩,9月就能再赚一笔!”
不远处的浒子居民小组,100余亩蓝莓园里,蓝紫色的果实缀满枝头,各族游客提着篮子穿梭其中,“咔嚓”一声咬开,甜汁溅在嘴角。“离县城近,周末带孩子来体验采摘,还能感受水库的风光!”市民抱着刚摘的蓝莓,身后是一群蹦跳的孩子。采摘园采用“生态种植+文旅体验”模式,不仅让蓝莓“可直接入口”,还为周边各族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——开园首日就接待了100余人次,亲子家庭占比70%,预计今年能接待2万人次。
展开全文
作为库区移民新区,寨子口社区的“甜蜜产业”不仅让移民群众“稳了脚跟”,更让各族群众“融了心”。“以前担心移民和本地群众合不来,现在一起种瓜、摘蓝莓,谁家有困难都互相帮,比亲戚还亲!”社区干部笑着说。
山地里的“金银花开”:
荒坡变“宝地”的“团结密码”
中安街道海坪社区的山坡上,金银花藤蔓缠绕,黄白相间的花朵像撒了一层星星。“我们社区山地多,传统作物难种,2021年引进金银花,让荒坡变成了‘金山银山’!”社区党总支书记指着基地说,“现在有10亩育苗场、200余亩种植区,还有烘干场,每年给社区交5万元服务费,每亩山地租金50元,村集体腰包鼓了,群众也能赚零花钱。”
企业负责人接过话:“我们给群众提供‘熟苗’,还有技术人员手把手教,种下第二年就能收。”清水沟村党支部书记率先试种14亩,今年首次采收,“能收2.5吨,按每公斤8元的收购价,能赚2万元!”他的“示范效应”像一颗种子,今年种植户增加到60余户。采花时节,山坡上满是忙碌的身影,最多时100余人同时干活,“每人每天能赚120元,比种玉米强多了!”务工村民一边摘花一边笑,“以前荒山没人管,现在种了金银花,不仅绿化了,还让我们赚了钱,真是一举两得!”
大棚里的“绿金梦想”:
黄瓜架下的“幸福变迁”
后所镇小冲村委会的黄瓜基地里,一排排黄瓜架像绿色的“长城”,顶花带刺的黄瓜挂在藤蔓上,泛着新鲜的光泽。“我们基地亩产可达13吨,产品销往沿海地区,还有部分出口海外!”种植户指着刚采摘的黄瓜说,“每天需要200多个工人,高峰期持续3个月,务工村民月均收入3000元,有的能拿到4000元以上。”
小冲村委会的黄瓜产业,不仅让土地“生金”,更让各族群众“长本事”。“孩子上小学了,需要照顾,在这里打工既能跟着老板学习黄瓜种植技术,还能赚钱,更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,比在外漂泊踏实多了!”一位以前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一边打包黄瓜一边说,眼里满是希望。
携手共建的“甜蜜纽带”:
蜂糖李里的“同心滋味”
七月骄阳似火,黄泥河镇发祥村委会的蜂糖李种植基地里,金灿灿的李子挂满枝头,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。这片承载着致富希望的“黄金果园”,源自2019年富源县人民武装部播下的“金种子”。在县人武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准指导下,黄泥河镇争取专项帮扶资金200余万元,流转土地260亩,成功引入富源食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创新采用“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、农户受益”的市场化模式进行专业化运营。
“今年挂果量比去年大增约30%!预计总产超10000斤,总产值有望突破300万元!”基地负责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这串喜人数字背后,是专项帮扶资金精准“滴灌”、市场主体专业运营、基层组织有力协调的共同成果,更是当地各族群众家门口务工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的“甜蜜动力”。采摘时节,基地内外一派繁忙,各族务工群众分工协作,精心挑选、分装。游客们也被这份甜蜜吸引,纷纷前来体验采摘乐趣。一颗小小的蜂糖李,以其皮薄肉厚、清脆爽口、甘甜如蜜的滋味,不仅成为黄泥河镇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,更凝聚着军民同心、各族群众携手奋斗的深厚情谊。
产业结“硕果”
团结开“新花”
从移民新区的西瓜到山地的金银花,从大棚的黄瓜到军地携手打造的蜂糖李,富源的产业振兴,从来不是“单打独斗”,而是“各族共兴”。每一片瓜田、每一架黄瓜、每一朵金银花,都凝聚着各族群众的汗水;每一笔收入、每一次丰收、每一张笑脸,都见证着民族团结的力量。
产业是纽带,把各族群众连在一起;富裕是目标,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。未来,富源县将继续引导各地发展特色产业,让各族群众在产业振兴中共享成果,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富源的大地上越开越艳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!
来源:富源融媒
编辑:庞玉珍
评论